学院介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介绍 > 正文
欢迎报考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文学院
供稿单位:招生工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10-05       点击量:

一、学院整体简介

文学院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设立最早、办学历史最久的院部之一。现有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等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文学与艺术共荣”的专业生态。现有教职员工74人,在校学生1033人。学院形成了“传媒+文学”(即“文学素养+传媒技能”)的鲜明办学特色,以及“听、说、读、写、用”“五位一体”的培养优势。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博士5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2人。有兼职教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有驻校作家(含编剧)6人。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8人。

学院专业水平高,学科实力强。现有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A类一个(戏剧与影视学之影视文化与批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重点专业。

学院学术实力强,科研成果丰富。近五年,学院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近五年来,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9部,发表期刊论文近300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一级以上高水平论文8篇;资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或省部级党政领导批示6项。学院教师编创了《梅花红桃》《平凡岁月》《风来风去》等影视作品。

学院教学水平高,育人成绩好。近年来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率、出国率、媒体就业率均位居学校前列。学生近年在柏林华语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青年电影人培养计划”、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等国际赛事以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国大学生文学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获奖30多项,公开发表作品和论文100余篇。音综顶流《歌手2024》的制片人和总导演洪啸、《隋唐演义》《梦回唐朝》等作品的编剧袁帅均是毕业于我院的校友。

学院下设三个专业(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汉语言文学(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拥有MFA艺术专业硕士编剧方向硕士点。专业课程影视视听语言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专业所属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浙江省同类学科中唯一的一流学科A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资队伍拥有倪学礼等多位教学与创作兼优的编剧;多位骨干教师分别获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奖。积极融入地方影视产学发展,为在央视、全国卫视热播并获奖的《梅花红桃》《平凡岁月》等电视剧提供剧本支撑。注重创作人才分类培养,学生作品曾多次获澳门国际微电影节、巴黎戏剧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等国内外重要奖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读研与就业率在96%以上。毕业生深造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任职于腾讯、华策、网易等一流企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为校重点专业。本专业拥有茅盾研究中心、茅盾研究院、浙江网络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汉语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所、媒介哲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茅盾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茅盾研究的领军阵地。

本专业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深厚基础,充分利用传媒院校的专业资源,培养“文学素养+创意能力+传媒技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师生联袂学术和诗歌作品丰富。传媒特色显著。多部教师作品在央视公开放映,并获得一致好评。丰富的教学实践,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很好的舞台。该专业目前与其他学院共建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点,“视听化中文汉语教学”在我院面向全国招生。

汉语言文学(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型师资和创作型师资,多位教师在美国和英国受到系统的创意写作教育。本专业(方向)建有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工作坊(中国作家协会网络中心支持)、浙江网络文学院(与浙江省作家协会共建)、 “网络文学影视化创意与制作实验室”(中央财政专项)等专业平台和《中国作家研究》和《创意写作学》两本学术集刊。

二、硕士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045300)

01国际汉语教学

国际汉语教学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较熟练的中文教学技能,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胜任多种汉语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方向突出现代多媒体语境下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导向,围绕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立课程体系,同时发挥跨学科师资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夯实传媒素养与技能,彰显“语言教学技能+传媒”的特色,要求学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信念,有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系统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并开展中文教学,能组织、管理和协调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

艺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130100)

01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强调主旋律、跨学科,聚焦艺术的基本理论、历史发展,注重艺术哲学、艺术批评、艺术伦理、艺术传播、艺术教育、艺术生产等,既突出基础理论研究也重视应用理论研究,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作品创作能力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掌握系统的艺术理论基础,具备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艺术与文化管理、传承、创新等领域发挥作用。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文字能力,能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03戏曲与曲艺学

戏曲与曲艺学方向聚焦中国戏曲与曲艺的历史、理论、创作、表演及教育,注重戏曲文献与剧目整理、历史剧、地方戏与新编现代戏、南戏、昆曲、演剧史料与戏曲演出、戏曲曲艺与非遗、戏曲曲艺融媒体传播等方面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戏曲与曲艺创作、表演、教育及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掌握戏曲与曲艺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戏曲与曲艺创作或表演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剧本创作或舞台实践工作。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戏曲与曲艺作品。具备戏曲与曲艺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135400)

04编剧

编剧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健康的价值观念,具备较高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具有较好的剧本写作能力,能够从事电影、电视剧以及新媒体剧的故事策划和剧本创作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本方向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政策法规水平,具备良好的戏剧影视专业知识,掌握影视剧剧本创作的艺术原理、基本规律和技巧;了解影视产业规律和产业环境,熟悉影视剧创作流程;具备剧本策划,故事梗概、剧本大纲、分场大纲以及完整剧本的写作能力,剧本评估能力;了解人工智能剧本辅助创作的主要方法,能运用基本人工智能工具举行剧本创作、故事板制作;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将编剧能力运用到影视剧之外的其他行业;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戏曲与曲艺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135500)

01剧(曲)本创作与导演

本方向立足于浙江省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主要培养具有现代价值理念,深刻人文关怀,熟悉艺术规律,掌握剧(曲)本写作技法,具有较强剧(曲)本创作和舞台评论写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方向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的批判精神;同时熟练掌握戏曲与曲艺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戏曲与曲艺文本创作、评论写作等专业实践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演艺空间变革对剧(曲)本创作提出的新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资料。

02戏曲曲艺音乐与表演

戏曲曲艺音乐与表演方向主要培养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民族戏曲与曲艺艺术为己任,熟悉戏曲曲艺规律、系统掌握戏曲曲艺的音乐、表演和导演理论知识与技法,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与哲理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与艺术实践能力的中、高级戏曲与曲艺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精神,熟练掌握戏曲表导演体系和曲艺的相关理论与历史、戏曲曲学理论及演唱、戏曲曲艺演出的现状及表演类型分析及学习、主要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越剧、婺剧、黄梅戏等)和曲艺(相声、小热昏、温州鼓词等)的音乐创作与舞台表演实践等专业知识与能力。能掌握一门外语,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03戏曲曲艺舞台美术

戏曲曲艺舞台美术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视角,精通中国戏曲曲艺艺术,具备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性地进行戏曲曲艺舞台设计、人物造型设计(服装造型与化妆造型)、灯光设计、布景制作、灯光音响调控及整体视觉呈现,推动戏曲曲艺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本方向培养要求掌握戏曲曲艺艺术的基本理论与历史沿革,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与专业素养;同时,深入理解舞台美术设计原理与方法,掌握专业技能;具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的能力,提升舞台艺术表现力;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够高效地完成设计与制作任务;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资料。

04融媒体传播与院团管理

融媒体传播与院团管理方向立足于当前戏曲与曲艺行业的传播与管理需求,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具备戏曲曲艺知识、传媒理论与技术、院团运营与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方向主要学习掌握戏曲曲艺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与技巧,包括但不限于戏曲曲艺的数字化展示、网络传播平台的搭建与运营、戏曲曲艺节目的策划与制作、戏曲曲艺文化活动的推广与普及等。学习现代院团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院团管理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包括院团的组织结构与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等。

三、师资队伍

(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复合应用型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本专业是2020年浙江省唯一获批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以传媒+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拥有视听化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两个方向,2022年开始正式招生,视听化国际汉语教学方向目前有37名在读研究生。

视听化国际汉语教学方向依托文学院,凸显“语言教学技能+传媒”特色,侧重数字媒体化中文教学,强化传媒素养与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媒介进行中文教学的能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方向依托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凸显“中国文化传播+传媒”特色,在夯实学生中文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侧重中文教学与中国文化、戏剧影视等海外传播及华文文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以多种传媒手段阐释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导师队伍:

郭建玲 何晨玥 邵有学 王国雨 许淑芳 杨锋 应宜文 袁蕾 赵思运 朱文斌 潘红霞楚艳芳 郭文成 胡晓华 黄晓琴 贾改琴 秦璇 夏飘飘 谢群 张宏莹 张晓瑛 高明张连义、戴瑶琴、刘杏冯建超 杨彩霞 刘尧 牛梦茜 王姬 尤文静 朱雪莉 朱振华 刘昌华黄翔

(二)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

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编剧方向现有校内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讲师5人,2022年开始招生,现有70名在读研究生。

编剧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掌握编剧基本理论和剧本写作技巧,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剧作功底、独特的审美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具备从策划创意到故事构思再到剧本写作直到拍摄完成的综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影视剧剧本写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对文学(戏剧)经典、中西方哲学(文论)、剧作理论和技巧的学习研究,增强学生的文史哲底蕴,以便能透彻地理解影视剧艺术的生命架构、掌握影视剧创作的本源规律;通过工作坊、项目制等创新方式培养合格的编剧人才。本方向拥有一支创作经验丰富和理论研究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其中有教授10余人;指导教师多次荣获“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以及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并且至今创作活跃;邻近浙江横店、上海车墩等影视基地,学生实践实习条件得天独厚。

导师队伍:

倪学礼伏涤修鲁强刘业伟阮南燕孙燕吴斯佳向宇俞洁张彩虹钟丽茜朱晓军曾胜顾倩黄竞天邵清风唐佳琳吴彬应小敏俞春放赵建飞裴雪莱高睿阮璐翘张宇锋张文心 周淑红

(三)戏曲与曲艺专业硕士

本专业硕士学位点自2025 年起开始招生,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戏曲曲艺专业从业高级人才。我们拥有一支实力强劲且团队架构稳定的教师队伍,学术研究领域造诣颇高,同时具备出色的艺术实践与教育实践能力。目前,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有20 人,其中校内导师12 人,他们扎根校园,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学术研究方法;校外合作导师8 人,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学生带来前沿的实践见解。硕士导师中有教授6人,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引领学科发展;副教授12 人,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一级演员4 人,以精湛的舞台技艺为研究生提供艺术实践指导。

硕士生导师的科研成果显著,学术影响力广泛。近年来,主持省级以上各类课题达 20 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子课题4项;重点项目1 项,一般项目近20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5 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 余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行业导师的舞台演出频繁,展现了卓越的艺术实力。    导师队伍:

伏涤修、刘志宏、黄义枢、张凯、郦娜、吕茹、刘轩、饶莹

四、人才培养

(一)“校企协同 + 动态优化” 的培养体系,实现教学与行业精准衔接:学院以培养 “理论扎实、实践过硬” 的人才为导向,构建灵活且贴合行业需求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动态修订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确保课程设置紧跟学科发展与行业趋势;另一方面,深化校企联合育人,目前拥有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杭州哈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文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浙江《山海经》杂志社有限公司、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浙江东盛辰光影视有限公司4个实践合作基地,联合喜得影业、杭州量子泛娱影视文化传媒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发 “创作讲堂”“创作工作坊” 2 门特色联合课程,邀请行业资深从业者参与教学,让研究生直接接触行业前沿创作理念与实践方法,打破 “课堂与职场” 的壁垒,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二)“教学赋能 + 竞赛提质” 的实践模式,强化学生实战能力:学院聚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立项,研究生陈可萌等5人组成的学生团队凭借微短剧作品《AI统治人类后我在黑市卖泡面》荣获大广赛营销创客类全国一等奖,并在总决赛拿下三个单项奖——最佳导演、最佳制作、最佳演员;在备受瞩目的“新闻晨报·周到”杯第二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我院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吴荣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创作才华斩获二等奖;23 级编剧专业时瑞主持的项目获2024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2 项教学案例获评 “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实现2023级研究生100%参与导师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科研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

kaoyan_2025_10_15_17604996135_68939.png

kaoyan_2025_10_15_176049963410_56512.jpeg

(三)“国际交流 + 双语教学” 的国际化布局,拓宽学生全球视野:学院重视研究生国际化素养培养,通过 “走出去 + 引进来” 双路径搭建国际化学习平台。在国际交流实践上,23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朱婕玲赴英国剑桥访问、编剧专业徐越赴美国 UCLA 交流,为学生提供跨文化学习与实践机会;同时,学院已与泰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选派研究生赴合作院校开展教学实践,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跨文化应用能力。

kaoyan_2025_10_15_17604996523_89476.jpeg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一)国际汉语教学

学生的就业目标为国内外各类学校的汉语及文化的教学和管理岗位,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影视传媒等领域语言文化传播交流方面的相关工作。

艺术学专业

(一)艺术理论

毕业生在文化、教育、出版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主要包括在高校、研究机构等从事艺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从事艺术品的鉴定、收藏、展示等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等从事艺术类书籍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在文化公司、艺术机构等从事艺术项目的策划和管理。也可继续深造。

(二)戏曲与曲艺学

毕业生在剧院、剧团等文艺团体从事戏曲与曲艺的表演、创作和研究工作;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从事戏曲与曲艺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文化部门从事文化管理和传播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等从事戏曲与曲艺相关书籍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从事戏曲与曲艺节目的策划、编导和主持工作。也可继续深造。

戏剧与影视专业

(一)编剧

毕业生应具有剧本策划、创作和评估等方面的能力与技能,就业目标为影视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策划、编剧、编审等岗位,或者继续深造。

戏曲与曲艺专业

(一)剧(曲)本创作与导演

毕业生可以在专业戏曲曲艺院团、演艺公司、文化公司、高校等从事剧(曲)本创作与导演及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

(二)戏曲曲艺音乐与表演

毕业生应具有戏曲与曲艺音乐设计、戏曲不同剧种与曲艺不同表演形式的专业舞台表演能力以及剧目策划与执行等专业能力。就业目标为专业戏曲曲艺院团、演艺公司、文化艺术机构、高校及研究机构等表演、教学及研究等岗位,或继续深造。

(三)戏曲曲艺舞台美术

毕业生应具有舞台整体美术设计、服装与化妆造型设计与实操、布景与道具创意制作、灯光音响精准调控,以及舞台美术项目策划与执行等专业能力。就业目标为专业戏曲曲艺院团、演艺公司、文化艺术机构、高校及研究机构等的舞台美术设计、制作、教学及研究等岗位,或继续深造。

(四)融媒体传播与院团管理

毕业生可以在专业戏曲曲艺院团、演艺公司、文化公司、高校等从事融媒体传播与院团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

六、联系方式

学院网站链接:https://wxy.cuz.edu.cn/index.htm

学院公众号: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文学院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逾桥西路998号

电话:0573—89390335

邮箱:wxy@cuz.edu.cn